返回

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4章 平息政潮的第一功臣(五千字章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林十三将小清虾和干花瓣交给陈矩,向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交待了一番。

    万事俱备,只等一个时辰后皇帝驾临。

    两名小宦搀扶着黄锦,快步走了过来。黄锦急切的问:“找到了?”

    林十三却装出一脸疑惑的表情:“找什么啊?”

    黄锦骂道:“明知故问。金龟呢?”

    林十三一本正经的摇晃着脑袋:“太清道德仙尊说了,金龟三日归池。想必仙尊一定是一口吐沫一个钉。金龟此刻应在池中。”

    黄锦笑骂:“你还跟我拿上堂了。我揍死你个小猴崽子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从袖中掏出那瓶鹤顶红,递给黄锦。

    黄锦接过去,塞入了袖中:“这一番你又要立下大功了。平息政潮的大功。”

    “得嘞。我在这儿跟你一同等皇爷驾到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和黄锦在太液池边蹲着,等待群臣和圣驾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北镇抚司诏狱。

    陆炳也已得到消息,林十三寻回了金龟。

    他从书案的抽屉中取出了一封奏疏。奏疏名曰《罪臣沈炼服辩认罪疏》。它是陆炳代笔写的。沈炼并不知情。

    大明官员给皇帝的奏疏,一律要加盖官印。

    罪官的服辩奏疏则不同。官员已经获罪,被收了官印,还怎么盖印?故只需按上指印。

    陆炳带着两名贴身校尉,快步走进了关押沈炼的牢房。

    沈炼道:“怎么又来劝我了,没用的。”

    陆炳没有说话,只一挥手。两名校尉上前,一个捉住了沈炼的左手,给他手指抹上印泥。

    另一个按着他的左手,将指印盖在了那道服辩奏疏上。

    陆炳正色道:“沈纯甫,你给我听好了。今日应有旨意下来,发配你去保安种地。”

    “保安镇监军太监是黄锦黄公公的徒弟。你去了那边不会受委屈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保安老老实实待一两年,不要再闹。等合适的时机,我会请求皇爷启用你。”

    沈炼道:“路是自己走的,不是别人给选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寻死,是为了皇上未来清算严党,给严党多加一条‘逼死忠臣’的罪名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要阻碍我的助君除奸大计。”

    陆炳骂道:“蠢!来日皇爷真要清算严党,严党的罪名多了。也不差你这一条!”

    “你就听我的,老老实实去保安种你的地,读你的书。”

    且说下晌申时。群臣俱至太液池,嘉靖帝的御辇也已到来。

    群臣跪倒。御辇内的铜罄响了一声。群臣谢恩起身。

    邹应龙第一个出班:“禀皇上。北镇抚司总旗、传奉官林十三装神弄鬼,欺君罔上,按律当诛。”

    “然其区区小佞,如何有此等胆量,当着皇帝与百官的面编造弥天大谎?他背后一定有主使!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应先将林十三交给大理寺左寺,严刑拷问,逼他供出主使。再行诛杀!”

    果然如吕芳、黄锦之前预测的那样。言官一定会想法子将林十三弄进徐党控制的大理寺,以酷刑逼他胡乱攀扯。

    一众言官纷纷附和:“请皇上下旨,命大理寺彻查此事。查清后杀佞臣以正朝纲!”

    “皇上,臣以为邹应龙所奏有理。林十三身后一定有主使!”

    疆臣党的杨博听不下去了。他出班道:“诸位御史。之前说的很清楚了。若金龟此刻回到太液池,则说明果真是太清道德天尊显灵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金龟是否归来尚无定论。你们怎么这么急着抓人、上刑、杀人?”

    火爆脾气的严世蕃也开了腔:“你们这些言官整日以道德君子自诩。敢问,哪家的道德君子一个劲撺掇皇帝杀人?”

    邹应龙面对小阁老毫无惧色:“道德君子该做三件事,惩奸除恶,护佑忠良、举荐能臣。”

    “应龙不才。今日要向皇上奏事三件。其一,杀林十三。其二,释放沈炼。其三,举荐王本固为浙江巡按御史。”

    严世蕃骂道:“好啊!露出真章来了。你们又是杀人,又是保人。不就是为了在东南掺沙子,让王本固那个废物掣肘抗倭大业?”

    严嵩瞪了儿子一言:“噤声。”

    “当、当”铜罄又响了两声。

    内相吕芳开口:“诸位都是朝廷栋梁。不要像市井泼妇一般骂大街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先看金龟是否归池。”

    说完吕芳望向林十三:“林十三,金龟是否归池?”

    林十三答:“太清道德天尊早有仙谕。金龟自然已归池。”

    吕芳道:“那好,还是老规矩。二十条小舟。每条小舟载内宦、言官、工部官、大汉将军各一人。入池巡查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却道:“且慢!”

    邹应龙道:“怎么,你这宵小之徒心虚了。不敢让人下水搜寻?”

    林十三却道:“邹御史差矣!昨夜太清道德天尊给我托梦。说我大明嘉靖大皇

第104章 平息政潮的第一功臣(五千字章)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